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心得
高中理化生教研组 吴建花
8月20日至24日,我们学校组织了教师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扎实,使我们每一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受益匪浅。其中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先生的报告,也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斌老师的报告。冯恩洪先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业界普遍认为在教育界,有“北魏南冯”的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他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他致力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张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和谐发展,主张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实践中探索了建平模式。他推行“走班制”,首创并践行“合格+特长”的办学理念。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支撑的是人口大国的崛起。要实现教育支持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就需要我们告别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转而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其中有句话让我记忆很深刻“做老师,就要做中国最好的老师,让生命因三尺讲台而精彩”!
这次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享受讲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冯校长提出永远不要重复自己,否则会产生职业倦怠;永远不要重复别人,否则永远是第二;我拥有我的讲台,我珍惜我的讲台,我享受我的讲台。 他谈到他从1980年7月1号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天自学一小时,先读书,后休息。他说读书给他带来了成功和乐趣,当读书使他对教育的认识由简单走向庞杂,再从庞杂回归到简单,这时他发现他把握了教育的真谛。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善于获得知识增量的老师,是善于学习的老师。 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需要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作为教师,首先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发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要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要积累经验,学会反思;要学会合作,实现双赢;要做复合型的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教育者对学生的差异不应该埋怨,而是研究差异,关注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你真了不得,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让教育的感觉不是难受,教育的感受是走进享受。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快乐成长。所以教育要让学生彻底释放自己潜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做到这些就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不断发现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不断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还有全斌老师关于《让班主任工作走向智慧》的讲座。这次的班主任培训是我教学生涯的又一个新的起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斌老师的讲座使人受益一生!全老师从“学习让班主任工作走向智慧成为可能”、“实践让班主任工作充满智慧”、“反思让班主任工作智慧不断成长”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使每一个参加培训学习的老师懂得老师不仅仅是蜡烛,是春蚕,更是学生心灵阳光的使者! 想想我们学校的老师,整天都是那么忙忙碌碌的,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呕心沥血,有的老师连小孩、家庭都放在一旁,为什么学生还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是现代的学生过于无情还是老师们的办法不恰当,全老师讲座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老师缺乏一种能感染学生的力量,而叙事教育就能为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个阶梯。全老师在讲授时曾说过:“没有师爱,何来教育。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情感,是一种责任;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境界。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深深地知道,这几句话是告诉我们,要对学生付出一颗真诚的爱心。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大多数老师都能为学生付出爱心,可也有不少的老师会犯“施爱错位”这个错误,我也不例外。因此,尽管自己把爱心全倾注到学生身上,可没有多少学生感到我是爱他的,甚至认为处处为难他们,尽管苦口婆心作进一步教育或解释,收效也甚微。究其原因,是德育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如果我能运用叙事德育那种模式,通过大量的事例去启动孩子们心灵的情结,去引发孩子们情感体验,去启智孩子们实现感悟明理,这样的教育,一定会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收效一定会颇大的。
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这个年轻班主任又迈出了教师生涯的一步,我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班主任的职业生涯是漫长而艰巨的,要快乐的走下去的话,必须要用自己的爱去感动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去培养学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我始终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做个出色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