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集团概况 校务公开 新闻中心 招生招聘 学部通道
English 手机版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兰州东方教育集团!
校园新闻 通知公告 媒体报道
兰州交大东方中学教学反思展示
发布时间:2011-10-28 | 浏览次数:2956
 

教学反思

初中理化生教研组      第八周     秦瑜

〈〈探究——物质的密度〉〉这一节是第二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要知道引入密度的意义,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相等,不同物质的质量/体积不等;

2)、密度的概念;3)、密度的公式;

4)、密度的单位;5)、密度公式的应用。

〈〈探究——物质的密度〉〉这一节需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1)、让学生根据他们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引出密度的意义;

2)、根据密度的意义让学生自己得出密度的概念;

3)、能联系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理解密度的概念;

4)、会根据密度的公式推出密度的单位;

5)、要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这一节本人的理念是:由于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这一节的不足:

1)、合作交流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之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交流应涵盖两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的的意见。但是本节课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只有教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才能真正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真正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

2)、时间分配不合理。刚开始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长,老师有想让每个学生都跟上,于是就举了很多的例子,可到了后面又想结束本节的教学内容,就匆匆而过。

3)、教学设计不细致。备课时,总感到授课的思路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内容,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当出现和自己的思路不一致的时候,要么是绕来绕去,回不到重点和难点,要么是滑过去忽视学生存在的问题。今后本人会注意以上问题,使自己的教学更完善。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