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研组 第二周 何红梅
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关键也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举例来说,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从人物入手设置了四个角度:1、你怎样看待父亲的这一做法?2、你如何评价杰里?3、请评论其他四个孩子的行为?4、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第一、二个角度学生的评论发言比较积极,褒贬不一。有认为父亲很聪明,教育得法的;有认为父亲不近人情的,理由是儿子体弱多病,又惊吓过度,父亲应该抱他下来,教育有的是机会,何必非得是这次呢;有认为杰里很仗义,关键时候带父亲来救我,够哥们;也有人认为杰里很过分,不该把“我”抛弃在荒郊野外。对学生的这些回答我真的比较满意,感觉他们的思维还是很活跃。
比较纠结的时对第三个角度的回答,大家几乎一致认为这几个伙伴很可恶,为人刻薄、没有同情心,生活中不愿意跟这样的人相处。只有一个学生说:“如果这是我的伙伴,我会感激他,是他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强烈的自尊意识。没有他,或许我永远是一个弱者。感谢他让我变成一个强者,也感谢他让我知道生活得靠自己掌舵。”听他说完,大家眼前一亮,思路一下子开阔了。我也趁机说:“是的,生活中我们要感谢扶持我们,鼓励我们的人,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对手,甚至是敌人,他们也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
这节课后,学生明白了,思考问题不能僵化,否则会思维定势。只要言之有理,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之后的课堂气氛也活跃多了,大家不再怕举手,大家都想展示他思考问题的角度。我也很受教益,努力做到每一堂语文课让孩子思维的火花在互相碰撞中开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