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人间润物时,花开万朵争艳丽。
孩子,就像春天含苞待放的花蕾,虽然时令已至,但春寒料峭,花蕾仍不适应气候的变化。
孩子们都是天使,是上天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必须好好珍惜这份礼物,把她培养成一个懂事明理、善于学习、自主独立、自信积极、快乐感性的孩子。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好孩子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而是要成为懂事、明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会盲从他人,而不见得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懂道理的孩子善于分析每件事背后的原委,他们会在父母讲的话有道理时百分之百地服从,在父母的话不完全正确时则会与父母主动讨论、交流——这样的孩子才是既尊重父母、又坚持原则的好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经常告戒她要讲文明懂礼貌,特别是对老年人要有礼貌,在公共场所要讲究卫生,不要乱丢果皮,垃圾要放到垃圾箱里。上幼儿园时,告诉她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上课时不做小动作,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等。让她参加一些由幼儿园举办的兴趣班,比如识字班,书法班,绘画班,看图说话班等等,尽量培养她对学习的兴趣,另外,还给她买一些课外读物和智力玩具,以扩大她的知识面,这为以后的上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上小学后,我让她在学好自身的功课之后,多看课外书,又让她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些课外学习班,比如国学班,趣味数学班以及大提琴等,以增加她的课外知识,充分挖掘她的一切潜在才智。在生活和动手能力方面,尽量让她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有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经常让她去做,比如扫地,洗杯子、饭碗,自己洗脸、穿衣服、穿鞋子、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等等。另外还给她买一些剪纸、拼图、沙画之类的让她做,以培养她的生活和动手能力。在做以上事情时,一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 先表扬她,再耐心地指出她不对的地方,帮助她去完成。这样做调动她的积极性,增强了她做好每一件事的信心和能力。在娱乐和活动方面,在休息日当她完成好家庭作业,复习和预习好课文,看过课外书之后,让她看一会儿电视,动画片和玩一会儿电脑游戏,做到早睡早起,加强身体锻炼,我有空还经常带她去爬爬山,逛逛公园,带她出去旅游,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增加她的自然知识。
自信心是孩子的潜力的“放大镜”。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的那样:“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成长在一个期望高,只有批评没有夸奖的环境里的孩子很难得到自信。相对来说,一个积极夸奖、正面回馈的环境会激发孩子的自信。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孩子参加学校的活动拿了语文朗诵优秀奖,我知道是孩子的朗诵能力不是很好,优秀奖是她努力的结果,我就鼓励她是“朗诵能手”,是她产生了自信心,从此,她不仅在语文朗诵上有进步,坚持每天早饭后读5分钟英语,在英语阅读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考多少分?排名多少?这些问题不要等孩子考完了再问。我们对孩子平时表现比较留意,基本上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注意孩子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平时注意了解孩子对待作业和错题的态度。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帮助她解决一些不懂得问题,讲解她遇到的学习难题,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促进她健康成长,这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态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首先很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做对了或做好了,要使她知道应该这样做,并且鼓励她做下去。表扬不言过其实,尤其避免在众人面前做不适当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或做坏了一件事,帮助她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其次,当孩子遇到困难,包括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困难,处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麻烦等,我们采取不包办的办法,而是关切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她感到自己能够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情绪不愉快,包括受了批评、委屈,考试没有考好或是受了同学的冷遇、自己心爱的物品损坏了、要做的事情总也做不好时,我们给予安慰,鼓励或者指导。教她谅解伙伴或主动与同学和好等。让孩子遇到了各种烦恼时,就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什么都愿意给父母讲,父母赢得了她的信任,她就会增强自信心,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努力向上。
再次,要让孩子当父母的助手和参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在她做好了一件事后,我们采取谢谢她的方法,即使做坏了也不嫌她帮了倒忙,而要告诉她怎样才能做好。这样做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个大人,和父母一样拥有参预“家政”的资格,从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动用“大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春天已经到来,是百花齐放的大好时节,关注孩子、关心孩子、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当风雪交加时,给他们一把伞,当风和日丽时,让他们自由的绽放。给她一个宽松优雅的环境,给她锻炼实践的机会,给她释放自我的空间,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相信秋天来临的时候,她会以饱满的果实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