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勤思好问,乐于探究》。
如果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到学校做什么?相信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读书、学习,可是,如果老师再问: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就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回答不上来。因此,我想在这里跟同学们谈谈这个问题。
要想掌握丰富的知识,就应当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课本中,你不仅可以了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饱览祖国秀丽的山水风光,还可以知道我们老一辈革命家、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和不朽壮举。你不仅能学到许多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知识,还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只要你认真地学,在你眼前展现的将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同时也会给你带来一种愉悦身心的感觉。
要把学习搞好,就要有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的精神。东汉时代,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张衡。青少年时代,他生活比较贫困,而贫困的生活更激发他刻苦学习。十岁多时,他就读了很多书,文章写得很出色,后来,他还逐渐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的天文仪器——侯风仪指南车。同时,张衡还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文学家。这些伟大的成就与张衡那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应该为了收入少而害羞,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
要想把学习搞好,你就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你不仅要听老师、同学怎样分析解决问题,更要主动参与学习,要勤于动脑,想想为什么?要勤于动口,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要乐于动手,不要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坏习惯。把自己从“收音机”知识容器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
要想搞好学习,还要博采众长:可以向一些同学学习好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通过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交朋友。”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多读多看,不断丰富自己。
当然,要搞好学习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如:认真完成作业,要注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等等。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好习惯。要知道,多思考会使人增长才干,多思考会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多思考才能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