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面对我校此次开展的“精品课”,在享受、赞叹、回味之余,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深思。我们需挖掘精彩背后的东西,为什么课堂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为什么教师能够对教材驾轻就熟?为什么教师能够游于学生的内心世界?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首先,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充分发扬扎实奉献的敬业精神,教书育人的人文精神,注重科研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广大教师聚焦课改,关注课程,勇立潮头,搏击风浪,开创了“新清莲花竞绽放,桃李芬芳满园春”的课程改革新局面。其次,由于我校引进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制定了科学、实效的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机制,使我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课改实验,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深切体验到自主研习的喜悦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教师借助课改阵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经过反思、创新,实现了角色转变--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
“关山初渡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我们很多期待的理想,为我们明确了方向和目标,给予了我们强大的内驱力。当然,新课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教师。因此,我们课改的路刚刚起步,而现有的成绩正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会迎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
![]() |
黄国栋教师在高一(2)进行英语学科的“精品课”展示 |
![]() |
赵超教师在高二(1)进行物理学科的“精品课”展示 |
![]() |
宋丽虹教师在高二(1)进行英语学科的“精品课”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