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一(2)班的陈启坤。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
说起节日,许多同学肯定会说出一大串中国的、外国的节日,那我想问问大家:你知道“感恩节”吗?可能许多同学略知一二,并不是太清楚。这也难怪,感恩节是北美的清教徒为了庆祝丰收以及感谢印第安人和上帝对他们的恩赐,始于1621年的一个节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假日,并且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感恩节有四天假期。借着长假,很多人都会赶回家同父母一道庆祝佳节,在美国感恩节的热闹程度绝不亚于我国的中秋节。也许有的同学要问:“外国的洋节日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感恩”一词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而并不是崇洋媚外的盲目追从。
其实,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具有优良“感恩”传统的民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报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词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有人说,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感情,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是一个正直人起码的品德。
同学们,当我们感到父母的啰嗦时,当我们抱怨父母的苛刻和不通情理时、当我们抱怨老师对我们要求太严时,当我们固执地认为他们管教方式有不当之处时,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理智的想一想,家长和老师们的这些行为都是在为我们好,他们的出发点和愿望是充满善意和希望的,所以我们应该消除抵触情绪,充满着感恩之情,用我们的行动来报答他们。
感恩,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这是我们最基本的素养。就让“老师好”、“谢谢”的感恩之声充斥着我们东方的校园吧。
同学们,希望大家都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感激、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涣散与欺骗,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感恩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恩大德,一句话、一件事甚至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能会让你的同学、朋友、老师、长辈备感温暖与幸福。所以,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只有学会感恩,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每一件事,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愿感恩之心与我们常伴,让世界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