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经历过从为人子到为人父母的成长历程,而美好感人的记忆就像烙印一样,永远激励孩子幼小的心灵对真善美的追求,并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方式和方法,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家庭的实际情况以及孩子的特别差异和不同的年龄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模式,尽量做到以行代言,用自己的行为或经历去感化和教育孩子,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当今社会,孩子在每一个家庭里都是最重要的成员。用句平白的话说,就是“皇帝”,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了能达到望子成龙,长大了有所作为,所有的父母几乎耗尽了心血,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然而,仍然是初衷一致,结果不一。这就为我们做父母的敲了警钟。有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信奉只要孩子需要,把心都可以掏出来的溺爱。但这些做法都颇有偏颇,本人觉得中庸一点较为适宜。
其实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事件或事物的认知和判断比成年人来得更直白,一般只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用通俗话说就是认死理,缺乏理性的分析能力。在这个阶段中,作为父母的,就是要以行动语言让孩子去感知,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比如在教育孩子要诚信做人来说吧,自己首先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冰灾那年,我们带孩子回广东粤北过春节,几十年罕见的冰雪几乎把道路全封锁了。在兰州临行前,我们许诺过要带孩子去看望她从未见过的舅爷爷,因为去那要走很远的山路,加之冰冻,去一趟十分的不容易,一路上我们艰辛的走着。在雪雨中,在泥泞的路上留下了孩子战胜困难的足印和信念,同时也培养了孩子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说了就要去践行这种诚信的理念和对亲情的渴望。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孩子晚饭后写作业,我们作父母的也看看书,读读报,意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是身体力行不失为一种简单而让孩子直接感知且容易接受的方式,更多的例子就不必再缀叙了,最后愿天下父母望子成龙之心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