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正常的家庭,孩子的出生都是幸福快乐的事情,而孩子的成长教育则各有酸甜苦辣。我的女儿今年十四岁,对于女孩子而言已近于成人了。回顾这些年教育孩子的历程,看着孩子健康成长,心中颇多感慨。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鼓励与呵护。为了树立孩子的自信,我们对她的各种良好行为从小就及时给予鼓励甚至奖励,坚持这样做的结果,孩子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孩子受益,家长省心。有人说小孩子不懂事,其实小孩子是最讲道理、最按规矩办事的。所谓的“不懂事”,就是不懂得世故的圆滑与变通。孩子刚明白是非事理、善恶美丑的时候,我们就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从不以家长之势压人。实践证明,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从未因上学、吃饭、穿衣等具体的事情哭闹过,反而能在其他小朋友哭闹的时候劝解。爱上学,这也是她学习成绩一直优异的主要原因。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孩子尚未出生时,我们夫妻就有阅读的习惯,孩子识字以后,也手不释卷。平常我们待父母孝顺、对老人尊敬,孩子亦步亦趋,逢年过节过生日,总会记得给长辈买个小小的礼物并及时问候。孩子的行为是模仿大人的结果,即使动物也不例外。孩子长大以后,我们在家里从不玩麻将,打扑克牌等,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孟母三迁”,也是在给孩子寻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现代社会的高房价,则让人无房可迁;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网络的出现,空间距离的虚拟缩短、则让人无处可迁。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孩子受到不良电视剧、网络信息、社会风气的污染。
鼓励孩子,给孩子以自信;完善自己,给孩子良好的榜样;尽力而为,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
孩子上学以后,常常与
孩子的成长更加离不开的是老师的辛勤教导。“人生三大幸事”第一件就是“少年遇良师”。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辛勤教育,事半功倍,从来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这一点很多家长深有体会,好学校一直是社会上的热门。
教育孩子自律,形成自觉意识,是孩子今后成长的关键。孩子越长越大,离开父母视线的时间越来越多,只有教育孩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孩子才不会迷失纷乱复杂的世界里。
总结这些年教育孩子的经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孩子小的时候,我的事业也刚起步,忙于工作,忙于应酬,自己带孩子的时候少,现在想带了,孩子已经长大了。年轻的父母要引以为戒,再忙也不能忽略孩子,要珍惜与孩子亲密共处的有效时间。二是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做不到的事情,总希望孩子能做好。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像很多家长一样,给孩子报了太多的学习班,舞蹈、电子琴、美术、游泳等等,钱没少花时间没少费,但孩子过的并不快乐。如果时光能倒流,一切重新来过,我会随孩子的兴趣,选一至三门,分阶段学,但一定能坚持下来。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在日益成熟。在父母的眼中,我们也永远是孩子。愿我们的社会,少一些责难,能多给孩子鼓励和宽容,让孩子更自信的成长; 愿我们的社会,少一些压力,能多给孩子时间与空间,让孩子更快乐的成长;愿我们的社会,少一些虚伪,能多给孩子一些大善与真美,让孩子更幸福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