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集团概况 校务公开 新闻中心 招生招聘 学部通道
English 手机版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兰州东方教育集团!
校园新闻 通知公告 媒体报道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发布时间:2016-04-25 | 浏览次数:3175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怎样的评价机制便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学习热情和行为方式,要让评价发挥出它的多重功能为此,“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特殊的学习形式其评价机制也应当有其特点,准确、恰当、有效的评价便显得格外重要。

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小组评价的借鉴作用。

一、从评价者来看

1、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 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 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 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2、学生互评与自评

传 统的评价方式,多为教师对学生的单项评价,评价的主导在教师,学生是评价的对象。因而学生只有接受评价的结果,没有参与评价的意识,抑制了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的能力。我们教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自生和同的评价。因为从学生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于我们成人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同学间的互相评价。

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好处多多:

首先,由于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兼顾的小组较多,不容易对每一小组特别是每一学生的表现都有非常清晰的了解,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自己、对本组同学的表现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有了解,引进学生和小组的自评、互评,会使评价更公平、公正,也更客观,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时刻处在别人的关注之下,青少年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会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努力表现,将自己良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对于那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讲,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学习的作用。

第 三,这样做给了学生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互相学习,学会如何评价,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行。例如: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讨 论后,会互相交流,评一评、说一说,有的同学还会针对别人的想法提出意见。这样通过评价,每一位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也确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而 且在相互点评中,又锻炼了口头表达的能力,正确地认识别人,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另外,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员们共同质疑、讨 论、学习,彼此能加深了解。组员之间的客观评价,效果大于老师的评价,更可喜的是,在这种平等关系下的评价,也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养成。

二、从评价的对象来看

教师要注重对小组合作过程和结果、兼顾小组和个人的评价。

1、多一些像“这个小组的同学讨论的结果有深度、有广度”、“这个小组的同学合作效率高,全都能顺利通过”这一类评价小组的语言,这样整个小组的每个成员享受到小组成就的愉悦,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还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评价时还要注意眼光不能总是盯在表现突出的某一组,而要捕捉其它组的闪光点,否则将扼杀其它小组的积极性、创造性。

2、对某一组进行评价时,也要照顾、面向组内的全体组员,对于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以不同的标准去衡量,而不能“一刀切”。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有可能与别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更是完全自然的现象,这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发展较快,有的学生发展较慢,教师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势必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为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个水平线,并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超越这条线,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与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否则中差生在组内的学习将会是被动的、消极的,失去学习的兴趣,会妨碍他们的进步。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评价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这样的评价,只要教师心中有一把可长可短的尺子。

三、从评价的方式来看

1、口头语言评价

语 言能帮助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依靠语言,而对学生的评价也离不开语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 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在学生讲解、纠错或评价表 现出色时,可以说:“你的见解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你的概括高屋建瓴、难能可贵”、“你是大家风范、学者的水平”……及时的使用一些语言,甚至是使用一些夸张的语言去渲染,起到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作用。

2、肢体语言评价

肢 体语言比言语评价更具有直观性、感染力。学生发言精彩时,只要竖起大拇指微微点头,比任何鼓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励学生;发言不到位时,微笑着对着学生摇摇头 做个坐下的手势,既使学生获得了踊跃发言的鼓励,又能促动他继续思考。遇到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用鼓励的眼神注视他们,一个微笑、一个 点头示意、一个侧耳倾听、一个请的动作就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评价的激励方法来看

   1、作业减免

   这一项主要是针对小组。每周小组得分最高的免除该组所有学生的课后作业一次。

   2、物质奖励

每一单元或主题教学内容结束时,依照得分统计,全班得分最高的那位学生可以得到一份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或同时代的纪念品一份。如:学习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内容,学习结束后,可以奖励给学生一枚“粮票;学习中国古代史“王安石变法”或“商鞅变法”之类的内容,学习结束后,可以奖励给学生一枚相关年代的“铜钱……当然,这需要根据教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多方面来设计。总之,教师要开动脑经,多想办法,体现学科体色,在奖励之下,让学生积极学习、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3组织活动

以一学期为周期,学期末统计各组所得的总分和个人所得的总分,总分排名第一的组和个人总分在全班占前百分之十的学生,由教师组织外出郊游一次。

、从评价的要求来看

1、评价要及时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相当关注的,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发言过后,教师的及时、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小组和个人以继续学习的动力,无论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评价,都表明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心理的需要。

2、评价要客观

虽 然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观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出积极的评价,但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偏离常轨,一味去“讨好”学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太 “假”,从而可能不信任教师,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因为某小组内有优等生就对此小组特别“照顾”,明显的偏袒、有失公正、公 平,会损害大多数小组和成员的利益,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评价要具体

教 师在评价小组和个人时,要注意作出恰如其分的、具体的评价,模棱两可的评价、含糊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没有益处。如:对学生问题分析的评价,不采用 “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问题分析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如:“分析的层次清晰、分析的准确、恰当”;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 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 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等。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学习的成果得到肯定,也给学生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也是有原则可遵循、有发展空间的,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补充、完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