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图画,一个故事,一段心灵的成长。
本学期,心理咨询室拟开展3次“绘画治疗团体心理辅导”,绘画主题包括:风景构成画、心理魔法壶、九宫格等非经典绘画主题。
开学初,心理咨询室针对初一年级新生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期绘画团体辅导活动——风景构成画。
操作流程:
首先,在纸的一边写上“风景构成画”,或者“我的风景画”,各班学生在心理教师指引下依次绘制11个元素,教师每说出一个,学生就在纸上画一个,每个元素的数量不限,布局和搭配可自由呈现。当11个元素全部完成后,就会在纸上构成一幅风景画。
呈现顺序为:河流、路、山、房子、人、树、田野、动物、花草、石头、自己加的元素。
当11个元素全部画好以后,教师请学生看看画好的画,可以增加一些色彩,进行补充、装饰,如果不想加也可以。
最后,请学生在纸的背面给绘画作品加一个故事做解说:什么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
分享环节:
请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说明。
提问互动:
1、在绘画作品中,你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是?
2、你在画面中的哪个位置?
3、河流的流向是?
学生感悟:
一、
今天,我们参加了第一次绘画团体辅导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绘制了带有11个元素的风景画,并书写了与之相关的小故事。如下:
某天,住在天边山脚下的一家人突然听到奇怪的声音,像是动物的叫声,又像是机械发出的怪异响动,于是乎,家里的人全部出动,一起寻找,好奇心最重的小朋友走在了最前面,想第一个知道发生了什么。家里的其他人紧接着跟了上来,谁知只看到了远处路边鲜艳夺目的花朵,自东向西的小溪里跳动的鱼儿,和一片盛开的田野,竟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为了什么而走出来的。
在仔细品读与观察其他同学的作品之后,我又认真审视了自己的风景图,发现了一处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坚实的道路,且畅通无阻,它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也有我最不满意的一个元素,就是远处的高山。本想尽量去描绘它的伟岸,却反倒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人群之中也有我的身影,与大家互相依偎陪伴,与自然和谐相处,安然宁静的享受美好的田园生活。
二、
有山有水,有屋有田,有花有草,有鸡有狗,这就是我心中的乡愁。
有不舍,有怀念,有期待,有抱负,这就是我的心灵世界。
今天是我们绘画治疗的第一次团辅,跟着杨老师的指导语,我十分自然流畅的画了河流、小路、房屋、大山、田野、花草还有我自己和一些小动物,过程中,我没有刻意的布局,接纳自己的每一次落笔,我的风景画,画出了我的内心世界,自然、清新、令人向往,整体来说比较合我心意。
画中的我扎着小辫,登高望远,感叹夕阳无限好,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望着山下的涓涓细流从东到西,流向远方,思绪就不自觉的回到了过去。
三、
我们今天参加了第一次《绘画治疗团体辅导》,新鲜的形式带来新鲜的感受和思考。
我的这幅画描述了,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里,有人在家里忙碌;有小朋友在河边玩耍;有人乘船去往远方。河边柳树萌发新芽,远处山川逐渐变绿,田野里长出新苗,房子附近的花园里有花陆续开放。小猫小狗在孩童附近嬉闹,飞鸟在天空中盘旋。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在这幅画中我最满意的是河边的树,一排排柳树在河边,颜色嫩绿,很符合现在的时节,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最不满意的应该是河流,相对于整幅画来说这条河流有点过于宽阔。这幅画中我可能在房屋中感受时间的静谧,也可能在河边体会春日里的阳光,看着自西向东的河流不断奔流,将烦恼也一并带走。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感受到绘画治疗带给人内心疗愈的过程,并不在于自身绘画水平怎么样,而是在于我们想通过绘画表达什么,通过思考表达的内容梳理生活中没有注意到的潜意识的想法。让未呈现出来的意识通过绘画呈现出来,可能会带来新的感悟,从不同角度指导生活。
一画一世界,一笔一天堂。
每一次参与都是一次收获和成长。
期待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