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集团概况 校务公开 新闻中心 招生招聘 学部通道
English 手机版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兰州东方教育集团!
校园新闻 通知公告 媒体报道
忆革命烈士,过文化清明
发布时间:2013-04-03 | 浏览次数:2708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4班蒙奕璇,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忆革命烈士,过文化清明。”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清明节了,清明节总是让我们想起历史人物介子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在外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受封赏,他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重耳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不料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他,重耳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称为“寒食节”。后来,人们便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了。

如果把介子推帮助重耳于危难之时的事和他之后放弃功名利禄陪伴母亲隐居山林的事结合起来,就不难看出今天的主题了。

前者是两千多年前的感人勇士,此后,无数的华夏儿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抛头颅,洒热血,保卫着自己的家园,不惜奉献出他们年轻的生命。有句话说,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它的宽度。我想,这些烈士们的生命定像那大海一般宽广而深刻,他们有的名垂青史,有的默默奉献不为人所知,或许在不同的岗位,或许以不同的方式,为历史不断发展的画卷添上了最美丽的色彩。他们将永远地伫立在世代人们的心中。

后者则是我国百善孝为先的体现。孔子说过,“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对于已经离世的长辈和亲人,清明节祭祖是人们表达哀思之情的重要方式。 

如今,清明节也要倡导文明过节,树立殡葬祭扫新风。哲学家冯友兰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我们的祭扫,应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而不是以物质来衡量。当前,植树祭扫、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现代文明祭扫方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应该大力予以倡导。献上一束鲜花,寄托一份哀思,于逝者而言是纪念和慰藉,于社会来说,也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当然,清明节不应简单等同于扫墓节。作为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外,还形成了踏青、郊游、插柳、拔河等户外活动,从而巧妙地融入了追思感伤和欢乐赏春的不同文化元素。我们在祭奠先人的同时,还要全面继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并不断创新加以丰富,使清明节更好地承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最后,希望同学们过一个文化而文明的清明节,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缅怀那些铸就了我们今天美好生活和繁荣祖国的烈士们。在和平的年代继续秉承着他们坚毅不屈,努力奋斗,热爱祖国的优秀品格,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打下牢实的基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1341日(第六周)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