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者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如何使孩子健康成长,是做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潜移默化培养习惯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比较缺乏,不会明辨是非,需要父母的指导。所以我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教育她要尊敬长辈、遵纪守法,做个文明有礼、诚恳待人的好孩子;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等等。但只讲道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都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做到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榜样。我时常教育她上课要专心听讲,老师提问时要大胆举手,争取回答的机会;做作业时要认真仔细,不能马马虎虎;课前要做好预习,课后要做好复习。久而久之,孩子渐渐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因为勤奋,所以她在小学阶段多次获得过“三好学生” 奖。
为了培养孩子的表达和想象能力,在孩子小学阶段我就带她游名胜古迹,祖国名山大川,开阔孩子的眼界,旅游回来后,让孩子写感想,从而培养了孩子发散性思维和勤于思考的能力。因为我的孩子语文表达能力差,我经常鼓励她多读一些书,孩子也深知自己写作文比较头疼,我给她买了一些参考书,孩子自己也订了儿童文学、文摘杂志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二、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切生命成长的过程都是有规律的,谁悖逆了规律去办事,那只能是拔苗助长,终究是要会受到惩罚的。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家庭教育要如此,我们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地想办法,找对策,千方百计提高孩子的责任心,上进心,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让孩子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要负责任,首先就得让孩子明确责任。我从小灌输,你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你必须听我的,所以听父母的话是孩子的责任,讨家长喜欢也是孩子的责任。作为一个孩子,学习也是孩子的责任,上课听讲也是孩子的责任,作业是孩子的责任,独立思考也是孩子的责任,上学收书包的事也是孩子的责任。从另一角度讲,家长就不应该替代和承担孩子的责任。
要适度关爱孩子!!!教育孩子,最好把幼儿当成人看待,而不要溺爱孩子。某些家长的爱子之心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爱孩子的话,就千万不要对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冻着"。像某位大学生连鸡蛋都不会剥,真是……哈哈!!!!像那些扫地、做饭、刷碗、洗衣服之类的事孩子都可以做。让孩子多做些家务,孩子才有自理能力,才知道父母的辛苦。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一个月给十来块也就够了!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的零花钱多于自己时,很容易起攀比心理。遇到这种情况,要向孩子耐心解释自己的想法,阐明攀比的危害。美国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拥有亿万家私。但他对自己的孩子很"小气",严格限制孩子的零花钱。正是这种适度的关爱,使他的孩子养成了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面对孩子的苦苦哀求千万不能心软!不然这样的溺爱可能会使你的孩子成为挥霍家产的败家子!
不要强迫孩子做事!!! 孩子做事,自有他的道理。你要先考虑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如果自己有错,那自己也就没有权利说孩子;如果自己没错,那就应该告诉孩子错在哪,该怎么做。孩子做事,对的当然要给予表扬,即使是孩子错了,也只可适当批评,但不要太过分,也不要强迫孩子怎么做,要和气地对待孩子,使孩子放心地与你交流;不然,容易使孩子对你反感。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当你说出孩子不希望公开的话时,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当你是孩子的时候,你又是什么感受?所以,说话千万要注意,不要伤了孩子的心!
三、纠正错误,探寻方法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我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失败过,我不断的反思,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失败的原因是,孩子很小时,对孩子要求极高极严,总是毫不留情的批评孩子,与孩子说话总是命令的口气,不听话就把孩子暴打一顿,嘴上说:“棍棒下面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是害”“严师出高徒”等,越打越骂,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后来也看了一些书,听了教育孩子方面的报告,心中非常惭愧,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听话,而自己的孩子在进入中学后“叛逆”现象非常严重,经常同父母对着干,非常伤心。后来我们去东方中学听了
总之,成功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胜枚举,作为父母,应该找到自己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对孩子多点关心,多点指导,多点鼓励。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孩子不断汲取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为将来成为一专多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