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好多瞬间,总会让你默然心动。
照相
那年家访,我随校车去元江,车在哀牢山的葱岭中穿梭,时而林海,时而云海,哈尼人的梯田,在车后旋转着远逝。
傍晚到达县城,一下车,好像跳进了蒸笼,很难相信,已是中秋时节,彩云之南还有这么一个酷热的地方。
晚上,正赶上一场倾城而动的晚会,千年的芒果树下,古老的红河谷地,舞台其实就是一个土台,台上正跳着古老的舞蹈,影子投映到对面的石崖上,是一个个蹦跳的象形文字,河边水车在不停地舂着纸浆,树上知了在拼命地叫喊,和着阵阵蛙鸣,让人一下子就回到了原始的生活时代,心里私心杂念全无。
场边一个五岁左右的哈尼小姑娘,怯生生地站在那儿,可能是跟随家人从山寨上下来赶场的,她腰间别着一只小背篓,据说这是典型的小朴少的打扮,我想征求她同意,拍一张照片,她却振振地说:“我才不照呢,太疼啦!”
手艺
新平县的耀南乡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土司庄园,大门上写着“陇西望族”的字样,庄主名叫李润之,是从甘肃陇西逃荒到此,尔后成了当地一霸的。据说这里是当年解放军西南剿匪时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高墙、深院、碉堡、暗道、弹孔,以及墙上依稀可辨的繁体字标语:“解放大西南!”脚步不由得把我们带到50多年前那血腥的场面里。
我和六个同事,下山到县城时已经下午2点多了,刚想找一家饭馆吃饭,忽然有人冲到跟前热情地叫,是学生张宠儿,她还非要我们去她家,说饭都做好了,是她亲手做的,家里就她一个人,妈妈在省城做生意,一个月才回来一次,老师不去真不给面子,她说一听到我们来,就开始准备了。
满桌的饭菜,每一样都不像是一个初二女孩的手艺。这个被我们批评最多,曾被视为差生的学生至今没有淡出我的记忆。
分数
又是一次期中考试,而且是一次联考,分数一下来,我也与其他老师一样一份份地分析着试卷。课间有一个女生进来,大意是要求我别在班上念她的分数,她说自己考得不好,我找来一看,才48分,气从卷来,搪塞一句便让她走了。
第二天一上课,我顺理成章地宣布分数,有人欢喜,有人忧愁,谁也不会把她的要求放在心上:“熊娇娇,48分!”
话刚出口,我便后悔了,因为我看见她不由地埋下头去。
三天后,她被一个中年男子带走了,连同她的书包、铺盖,那人是她的继父。
没有谁说她的离开和我有关系。
……
电话
几乎每周六晚上7点半,我总会给父亲打电话,内容大致雷同,别太忙了,身体还好吧?……电话那头总是传来一切都好的声音,我也总是如释重荷般地心情格外平静,轻松地投入自己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当听到父亲说完一切都好之后,又补充说道:“街坊李叔‘走’啦!”
每次依然打电话,但心情再难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