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功的人格,而养成教育的产物,便是习惯。习惯往往起源于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它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生的巨大能量,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而坏习惯往往使人陷入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就要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
对学生而言,好的习惯应该包括课内学习习惯和课外行为习惯,而这两种习惯,并不是一天能养成的,应该是既有阶段性又有侧重性。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阶段没有形成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心理、生理急剧发育的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实质就是学会做人,这也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多年来大部分学校只强调政治教育而呼市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再教育方式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所有这些丢失中学生超越自身角色和实际能力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
1、 激情明理——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意愿
2、 行有所依——指定相应的养成规范;
3、 养成监督——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
4、 奖优促差——形成科学的激励制度。
相信通过这些举措,每个人的素质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打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好习惯是人在神经元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边缘”。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腾飞的双翼,让它为我们指引方向,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高二文科班
丁佳妮
<T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