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演绎“花样年华”;张学友歌唱“爱的承诺”;赵薇蹦蹦跳跳“闯天关”;H.O.T的舞蹈让世界疯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电视荧屏颇诱人。“酷毙了”、“帅呆了”,原本没有什么错,却令少数人眼花缭乱,渐入迷途。
社会上,也许你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到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也许你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女孩,兴高采烈地发出满口脏话;也许你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试深思:这是否与我们的物质文明相称?
校园里,也许你会看见,开阔的操场上躺着干枯的果皮、灰蒙蒙的糖纸,洁白的墙壁上烙下串串脚印、块块黄泥;也许你会目睹,迟到旷课、打架斗殴、沉迷游戏、顶撞老师……试自问:这是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吗?
要知道,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文明礼貌。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广为传诵。“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便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家庭教养的体现;不仅是个人道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的体现;不仅是个人的脸面,也是国家的脸面。现如今,我们难道已忘记“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耻辱?
培根有句名言:“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染烫发,往往图的是美丽形象,丢的是健康心理;飙飞车,往往图的是刺激和“潇洒”,换的是头破和血流。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洪水没有堤坝约束,将会冲毁家园;车辆没有交通规则约束,将会付出生命代价;学生没有纪律约束,将会成为社会危险品。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只要是涉及到人的组织或群体,都有相应的行为规则和规章制度。
其实,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就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所以,我们应该先拥有过人的文明素质,后掌握过人的智慧,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具有良好文明习惯和文明修养的人。身为学生的我们,更要懂得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上课时认真听讲,紧跟老师讲课思路,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维持好教室纪律,这是文明也是良好习惯;课后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文明也是良好习惯;按时上早操课间操,规范自己的仪容仪表,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这是文明也是良好习惯。
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文明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文明是风,它可以吹起每个人心中幸福的涟漪;文明如花,它能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绚丽。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营造一个安静有序、和谐进取的校园。
2013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