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抱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雨果
如今的我们大多都是在父母温柔的臂膀下长大的,他们几乎把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帮我们做到了尽乎完美的地步, 除了学习,也许我们不用做一丁点的事。他们给我们一个充足的借口:学习的时间都在争分夺秒,没有闲情在乎该怎样独立,只要拥有常识就好!
谈论一下这“借口”,“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使人感到有生存的意义”。大道理,我想人人都知晓一二,可落到实处,也许就会打折。
爱迪生说,世界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不经过艰苦劳动而得到的,所有取得成绩的人,无一不是勤学为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由此可见,勤学是成功之母。一个人,天资再高,如果不勤奋学习,也干不成大事业;一个人,天资一般,只要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必出成果。
勤学说说容易,做起来很困难,这涉及到恒心、毅力。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三点起来学外语,每天去图书馆,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里。有几次,因为没有听到管理员的关馆声而被反锁在图书馆,但他毫不介意,仍不倦地回到书堆中。还有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高尔基集蜡读书的故事。这些故事充分说明了只有勤奋、坚持、有毅力,你才会成功。有道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
如果说勤奋好学讲的是成功之道,那么和谐自立讲的便是生存发展之道。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谐蕴藏在我们心间,维持着人类的永恒。“木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每时每刻我们用蓬勃的朝气,用燃烧着的激情去追求和谐,追求那份进取的冲动;追求那份宁静志远的淡定。此时,我们沐浴着阳光,享受和谐的氛围,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路远行,再多的险岭急湍,也要亲身涉过;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所背负的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个人的人生目标要求我们“勤奋自律,和谐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勤奋自律,和谐发展”;历史的使命要求我们“勤奋自律,和谐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