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这门课,培育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美好情怀,3月11日,兰州交大东方中学初一、初二组织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史博物馆参观学习。
参观前,学校学生处桑老师安排部署参观博物馆方面的安全知识。刘静,梁玉凤,周建荣,郭轩廷,魏婷婷,仲飞宇,郭一静等教师带队,认真履行职责,全程维持学生秩序,保障学生参观安全。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仔细听取讲解员的解说和阅读场馆介绍,逐一参观了以西部地域特色的各类动植物标本、地矿标本及古生物化石等数量较多,种类丰富。 “朱鹮”标本为国家级珍稀野生保护动物,“金丝猴”、“雪豹”、“野驴”、“斑尾榛鸡”等为分布甘肃境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鲎”、“枯叶蛱蝶”、“海豆芽”、“双珠大绢蝶”等标本为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野生动物;地矿标本“刚玉”、“黄玉”、“绿柱石”、“海蓝宝石”等为国家宝石级矿物,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民主德国赠送学校的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件矿物标本;古动物“恐龙足印”化石为亚洲馆藏最大化石;距今1.1亿年的“恐龙(禽龙)”骨架化石,完整率达75%,为国内恐龙化石所罕见;“库斑猪”化石距今1300万年,为目前世界上仅存数十件之一。
通过参观使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文化知识,开展科学研究、感知自然世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将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丰富学生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