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做法,也有不同的效果。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期望值都较高,若孩子的成绩和表现达到了家长的期望,证明家庭教育起到了预定的效果;反之,说明家庭教育做法不合适。
我承认,我家孩子不够聪明,他属于家长必须操心、催促学习的那一类。家长不催促,他就磨蹭,学习不认真,这样学习的效率也不高,学习成绩、学习效果就不理想。所以,在家里,尽管我们对孩子报着很大的希望,也倾注了不少的心血,但与我们的期望值还存在较大的偏差。我们家长感到自豪不多,但困惑常有。非常感谢东方中学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和平台。下面我就我家孩子在家里几年来的教育情况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交流沟通一下(为了更方便交流,写成以下形式)。
一、孩子的表现
1、学习表现
孩子小学在成县就读时,基本上每学期是“三好学生”,五年级转到兰州市安西路小学,小学升初中毕业考试全班第一。东方中学入学考试时,成绩不理想,排名在录取人数的名次之后,但进校一年来,学习处于中间水平,算是有进步。孩子比较乖,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惹是生非。
2、存在的问题
老师说的话比家长管用;本来作业较多,孩子做完作业后的空闲时间不会去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具有独生子女普遍现象,不会体贴人,花钱不知节约,家务活很少干。
二、孩子特点
1、孩子的缺点
(1)对学习不够踏实,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不能较长时间静心学习,容易左顾右盼;
(2)作业分不清轻重缓急,常常在难题上占去大量的时间,影响其他作业的质量;
(3)没有紧迫感,每天作业都做到12点左右,太晚了大脑反应迟钝,休息时间没有大人多。不知道在上课时是否打盹?
(4)家长检查作业时明显感觉到孩子有没掌握的地方。可能有作业量大的原因,遇到难题自己不能独立思考。
(5)跟家长沟通不够,一般不向家长介绍学校和班上的事情,家长不容易掌握孩子心理和学校的表现;
(6)爱与其他孩子在物质享受上攀比;
(7)不爱运动;
(8)不容易引导到我们认为的路子上来。
2、孩子的优点
(1)反应还算灵敏;
(2)对社会知识接受能力较快;
(3)有一颗善良的心,对弱者有同情心;
(4)能够友好对待同学,对问作业的同学能够耐心回答;
(5)能严格遵守纪律;
(6)花零花钱时向父母申请,征得同意才用;
(7)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对玩魔术感兴趣;
(8)做事或玩游戏时能够遵守承诺时间。
三、家长教育采取的方法
1、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家长对孩子教育绝对有作用。小孩子的行动一般受到限制,需要监护人的监护。家长对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就能接触到什么样的事情,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觉得应该是这样,虽然一时半时还看不出来,但应该有效果。
孩子还小时,我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孩子去不同的学校,让他感受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2009年暑假孩子小学毕业时,我们带孩子去北大、清华,让他对我国最神圣的学府产生向往;一大早起来赶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培养爱国意识。
2、检查孩子作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我有空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不会做的题。从检查孩子的作业中,可以发现孩子对当天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3、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知识
除参加不多的课程补习班外,我们课外主要培养孩子学习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小时候,曾让孩子学习游泳,这是人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学习乒乓球,至少掌握一门体育技能;现在学习小提琴,让掌握一门音乐技能,尽管可能年龄大加上学习压力较大的原因,效果一般,但仍然坚持这么做;今后将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再选择学几样技能。
四、存在的困惑
1、“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耐心”,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还是比较难;
2、要求孩子多学一点知识,但不凑效,孩子有抵制情绪;
3、羡慕一些学习很自觉的孩子,他们学习成绩优异,不让家长操心,家长常有自豪感。
五、家长今后将采取的做法
1、坚持检查作业,随时掌握孩子学习情况;
2、试图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同的时间学习难度不同的知识,科学运用时间,产生最佳的效果;
3、督促孩子快速写字、快速做作业。早点完成作业,按时作息;快和慢在应试教育情况下的效果差别很大;
4、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知识;
5、鼓励孩子争取参加各项竞赛(取不取得名次并不重要,但很能锻炼孩子的能力);
6、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7、教育孩子对人必须有礼貌,懂得礼仪;
8、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练就一个好身体;
9、需要孩子做的事,鼓励由孩子自己去做。如打扫卫生、买东西、洗袜子等小家务;
10、对一些较大的事征求孩子的看法,培养承担责任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六、对学校的建议
1、多举行竞赛活动。如不同规模的竞赛(国家、省、市、区、本学校级别的竞赛);
2、多举办集体活动。如演讲、表演各种文艺节目,让孩子表现发挥各自特长(产生自信);参加校外、郊外活动(增长见识);
3、让每个学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上讲台发言的机会;
4、适当减少作业量,特别是减少难度不大的重复题;
5、合理计算一下孩子应该学习的时间,保证必要的休息时间。由此统筹布置各学科的作业量。不要单打独斗,加强了一门学科而影响到其他几门学科;
6、各门功课同等对待,不要分轻重。中学阶段应全面发展。
最后,十分感谢学校对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非常感谢老师的精心培养。只要学校和家庭联起手来,多沟通、多联系,则一定会创造出教育的奇迹。